ZBZT氣體有限公司發生氫氣泄漏燃爆事故
2025年2月26日19時10分左右,ZBZT氣體有限公司發生氫氣泄漏燃爆事故,造成3人受傷,受傷人員第一時間送醫院救治。21時許,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事故詳細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事故企業為私營企業,成立于2013年4月22日,注冊資本1100萬元,安全生產許可證許可范圍為:15000Nm3/h,有效期至2023年6月27日。產品由管道輸送至另一家公司用于焦油加氫,企業員工19人,占地面積17600m2,主營業務為制氫項目的投資、開發。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為天然氣、氫氣。
近年來,化工行業安全事故頻發,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近期某事故再次暴露出事故企業未能深刻吸取遼寧盤錦浩業化工“1·15”重大事故教訓,導致生產過程異常工況處置不當等問題屢禁不止、重蹈覆轍。遼寧盤錦浩業化工“1·15”重大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其直接原因是企業在帶壓密封作業過程中,未按照規范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和應急措施,現場管理混亂,最終導致管道焊縫斷裂,大量介質泄漏并引發爆炸。
各地區和有關企業必須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訓,嚴密管控當前時段安全風險,舉一反三,嚴防類似事故發生。為此,提出以下具體要求:
一、嚴格落實異常工況處置準則規定要求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異常工況的處置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對于易燃易爆、高毒劇毒介質的明顯泄漏,企業必須全面評估風險,安全穩妥地進行處置。在處置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 全面評估風險:在發現泄漏后,企業應立即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泄漏介質的性質、泄漏量、泄漏部位以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評估,確定泄漏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
2. 安全穩妥處置: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科學合理的處置方案。在處置過程中,應優先考慮人員安全,確保現場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防護裝備和應急技能。
3. 嚴格限制高危作業:非必要不進行帶壓密封和帶壓開孔作業。如確需進行此類作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操作,并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
二、嚴格檢維修、特殊作業安全審批與管理
檢維修和特殊作業是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中的高危環節。企業必須嚴格執行GB30871等標準規范要求,強化風險辨識管控。具體措施包括:
1. 規范作業審批流程:所有檢維修和特殊作業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審批,審批過程中應詳細審查作業方案、風險評估報告、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等,確保作業安全。
2. 強化現場安全管理:作業現場應安排專人監護,確保作業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同時,應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和器材,以便在突發情況下迅速響應。
3. 加強人員培訓:定期組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確保其熟悉作業流程、掌握應急處置技能,并具備高度的安全意識。
三、地方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全面摸排及時掌握轄區內企業情況
地方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肩負著保障區域內安全生產的重要職責。為確保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應急管理部門應采取以下措施:
1. 全面摸排企業情況:定期對轄區內化工企業進行全面摸排,特別是對重點企業、高危企業進行重點檢查,及時掌握企業的生產運行、檢維修計劃、特殊作業安排等情況。
2. 加密線上抽查巡查: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密對企業的線上抽查巡查頻次,及時發現并糾正企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違規行為。
3. 加強執法力度: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通過嚴格執法,倒逼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四、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企業作為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必須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此,企業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層級、各崗位的安全職責,確保責任落實到人。
2. 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定期開展隱患排查,對發現的隱患及時整改,做到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制度化。
3. 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五、加強行業監管與協同治理
化工行業的安全生產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為此,應加強以下工作:
1. 強化行業監管: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化工行業的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為安全生產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 推動企業自律: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作用,引導企業加強自律,推動行業安全生產水平的整體提升。
3. 加強社會監督:鼓勵社會公眾參與安全生產監督,對發現的安全生產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及時舉報,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