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草视频WWW_国产高清成人av片_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_福利丝袜美腿视频网站_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_国产婷婷丁香久久综合

職業禁忌可不調離?不超標可不體檢?

麥海明

轉載。

  2002年5月1日以來,2類跨越20多年的問題一直被問:


    某工人被檢出有矽塵的職業禁忌證,該工人不愿意調離接觸矽塵的作業,可以留在原崗位嗎?
    某工人被檢出有噪聲的職業禁忌證,該工人不愿意調離接觸噪聲的作業,可以留在原崗位嗎?
    職業衛生監管人員/職業衛生檢測人員,查出有噪聲職業禁忌證,下廠工作時會接觸噪聲,可以留在職業衛生監管/職業衛生檢測崗位工作嗎?
    某工人接觸矽塵,但年年檢測矽塵都低于職業接觸限值,可以不職業健康檢查嗎?
    某加油站加油員只在加油崗位工作,但年年檢測職業病危害因素都低于檢出限,可以不職業健康檢查嗎?
    職防院、CDC、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職業衛生檢測實驗室人員,可以不職業健康檢查嗎?
    到企業采樣的職業衛生檢測人員可以不職業健康檢查嗎?
    企事業單位飯堂、飯店的廚房工作人員可以不職業健康檢查嗎?
    職業衛生監管人員可以不職業健康檢查嗎?
    企業辦公室文員有時需要下車間,會接觸到甲苯和噪聲,可以不職業健康檢查嗎?
    ……
    答案是:
    在滿足先決條件的情況下,上述是可以的。
    即:在職業醫學原則中,在滿足某些先決條件下,職業禁忌者可不調崗,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不超過OELs者可以不職業健康檢查。


 關于先決條件,在下列教案中,尤其是教案的最后段落,已經對職業醫學中這個最基本的原則有詳細描述,包括專業知識、實踐指南、法律解讀等方面的描述



結晶型二氧化硅粉塵的職業健康檢查

接觸低濃度危害者都需要職業健康檢查嗎:以甲苯為例說明真相

加油員不職業健康檢查必須處罰加油站嗎:以苯為例說明真相

噪聲真相:全聾無忌,忌者可留


    這些教案含有英文原文、我的翻譯及其解讀與分析,很長很長。

    沒有時間與耐心詳讀者,無需再糾結今天所談的這些問題,直接無視即可。

    因為,如果斷章跳讀,往往會產生斷章取義、曲解原意、誤解職業醫學知識的情況,尤其是帶有先入為主情緒者。

無需體檢的條件



    根據歐盟指南或《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第4.5.4節及GBZ/T229.2-2010》,很多員工雖然接觸職業危害,但無需職業健康檢查。比如接觸噪聲LEX,8h<80dB(A)(詳見噪聲的職業健康檢查;接觸結晶型二氧化硅粉塵等職業危害因素濃度<OEL(詳見結晶型二氧化硅粉塵的職業健康檢查);接觸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學性職業危害因素濃度<OELs,并且無可導致健康損害的皮膚接觸(詳見《苯的職業健康檢查》《甲苯的職業健康檢查》)。

    這些職業醫學方案在歐盟已經執行了N年,并且事實證明并沒有明顯帶來有些人所顧慮的問題。相反,歐盟塵肺病、職業中毒等傳統職業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也沒有“冰山一角”的報道、信息和研究文章進入我們的視野。

    為什么?

    從職業醫學的視角觀察,是因為歐盟有確保無需職業健康檢查者“先決條件”的保障程序,即:

    在判斷某員工是否應該職業健康檢查之前,雇主必須在職業健康檢查團隊職業衛生醫師與職業醫學醫師的幫助下,先進行職業衛生調查與風險評估(詳見《Introduction:Guidelines for occupational mendical examinations》)。“如果風險評估的結果表明,盡管采取了所有的保護措施,雇員的健康仍然面臨重大風險,則應考慮由醫生或適當合格人員進行的職業醫學檢查


如果沒有上述風險評估的保障,歐盟指南或《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第4.5.4節及GBZ/T229.2-2010》所述的部分危害因素“不超標者不體檢”情形,是無法實現的。比如:

    我在查閱某陶瓷衛浴制造企業的職業病危害檢測報告時,發現其“修坯”作業工人接觸粉塵的CTWA和PE都遠遠低于OEL,甚至CTWAPE。由于我懷疑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于是到該企業進行現場職業衛生學調查,發現“修坯”的工人作業崗位空氣中肉眼可見粉塵妨礙視線……。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在判斷某員工是否應該職業健康檢查之前,雇主必須在職業健康檢查團隊職業衛生醫師與職業醫學醫師的幫助下,先進行職業衛生調查與風險評估”的規定,部分危害因素“不超標者不體檢”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其失去了“保證不超標的真實并持續真實”這一先決條件。

    我在《加油員不職業健康檢查必須處罰加油站嗎:以苯為例說明真相》中,提及歐盟的一些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很多國家標準比歐美國家嚴格,但歐美國家有嚴格的SDS監管。其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良好職業衛生狀況的維持,有員工職業衛生知識基礎教育、員工代表監督、工會監督、企業職業病防治醫師或工業衛生師的職業信用、同行保險協會幫扶與監督政府幫扶、監管機構監督員現場抽查采樣檢測、職業健康檢機構職業衛生醫師在體檢方案制定前的職業衛生調查與工人健康風險評估等保障,并且很多職業接觸限值的行業標準與企業標準往往比政府規定的標準更加嚴格”。

    我國目前已經脫離了“貧窮落后、全民基礎教育差”的境況,也已經成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國家。相信今后職業衛生監管與服務體系的改進,將會超過工業化國家,塵肺病、職業中毒等傳統職業病也會變得罕見(詳見他們是如何將傳統職業病變得罕見(工業化國家職業衛生監管模式))。

    話說回來,在目前制度下,《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第4.5.4節及GBZ/T229.2-2010》并非完全不可執行。如果有確鑿證據證明勞動者一直持續接觸結晶型二氧化硅粉塵等職業危害因素濃度<OEL,或一直持續接觸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學性職業危害因素濃度<OELs,并且一直持續無可導致健康損害的皮膚接觸,當該勞動者不職業健康檢查時,執法者應慎重對待。應慎重對待的法律依據,在《噪聲真相:全聾無忌,忌者可留》的最后一段已經有詳細描述。

    關于加油站加油員,參閱《加油站會有職業性苯所致白血病嗎》。

禁忌者不調離的條件




    目前,尚未見到任何國家有“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接觸其所禁忌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這種規定(詳見噪聲真相:全聾無忌,忌者可留》的最后一段)。原因是,這種規定既不符合職業醫學理論與實踐,也會剝奪部分勞動者應有的就業權。

    無論是職業醫學理論與實踐,還是歐盟指南,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在企業采取了相應的層級控制措施,根據職業健康檢查醫師風險評估的結果,證明其接觸所禁忌的職業危害因素不會導致其健康損害時,仍然可以從事接觸其所禁忌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

    歐盟職業健康檢查程序,為有職業禁忌者上崗到接觸其所禁忌的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或繼續從事接觸其所禁忌的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都提供了職業醫學依據與保障。原因是:

    歐盟職業健康檢查的結論與我國GBZ188的體檢結論(目前未見異常、復查、疑似職業病、職業禁忌證、其他疾病或異常)不同,歐盟職業健康檢查的結論,是體檢醫師根據詳細的職業衛生調查資料與體檢結果進行醫學評估的結果(“長期關注的健康問題”、“短期關注的健康問題”、“在某些條件下無需關注的健康問題”、“無須關注的健康問題”)。


    歐盟對接觸可呼吸性結晶型二氧化硅粉塵濃度大于OEL作業工人的職業健康檢查程序與體檢結論:


640111.png

2 職業醫學評估和建議(Occupational medical assessment and advice)

    只有在了解工作場所的情況和作業者個體的職業危害因素暴露情況時,才有可能進行職業醫學評估。為此目的,必須根據Article 9 Council directive 89/391/EEC中的定義進行風險評估;它必須具體說明采取了哪些技術(工程防護)、組織(管理控制)和個人保護(PPE)措施。

2.1 評估準則(出具體檢結果的原則)

2.1.1 長期關注的健康問題

    列出為工人體檢時所發現的職業禁忌證。

2.1.2 短期關注的健康問題

    列出“長期關注的健康問題中那些可能會康復的職業禁忌證

2.1.3 在某些條件下無需關注的健康問題(雖然有職業禁忌證,但在在某些條件下,無需關注這些職業禁忌證,仍然可從事接觸其所禁忌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

    如果長期關注的健康問題”中列出的職業禁忌證不是很嚴重的疾病或身體缺陷,體檢醫生應確定該人是否有可能在某些條件下開始工作接觸或繼續工作。這種條件可能包括調崗到已知的可呼吸性結晶型二氧化硅粉塵濃度較低的工作場所、縮短隨訪體檢間隔(縮短在崗體檢周期)等。

2.1.4 無須關注的健康問題

    上述以外的所有人(在他們的受雇不受限制的條件下)。

歐盟對接觸苯大于OEL作業工人的職業健康檢查程序與體檢結論:

64022323.png

2 職業醫學評估和建議(Occupational medical assessment and advice)

    只有在了解工作場所的情況和作業者個體的職業危害因素暴露情況時,才有可能進行職業醫學評估。為此目的,必須根據Article 4 Council directive 89/24/EC中的定義進行風險評估;它必須具體說明采取了哪些技術(工程防護)、組織(管理控制)和個人保護(PPE)措施。

2.1 評估準則(出具體檢結果的原則)

2.1.1 長期關注的健康問題

    列出為工人體檢時所發現的職業禁忌證。

2.1.2 短期關注的健康問題

    列出“長期關注的健康問題中那些可能會康復的職業禁忌證

2.1.3 在某些條件下無需關注的健康問題(雖然有職業禁忌證,但在在某些條件下,無需關注這些職業禁忌證,仍然可從事接觸其所禁忌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

    列出體檢中發現的下列情況:

    ?慢性炎癥性皮膚疾病

    ?明顯的慢性結膜刺激癥狀

    如果長期關注的健康問題”中列出的職業禁忌證不是很嚴重的疾病或身體缺陷,醫生應確定患者是否有可能在某些條件下開始工作或繼續工作。這些條件可以包括:

    ?技術防護(工程防護)措施

    ?機構設置的職業危害保護(管理控制)措施,例如,限制接觸職業危害的時間

    ?調崗到已知涉及較低暴露水平的工作場所

    ?考慮到個人健康狀況的個人防護裝備(PPE

    ?更頻繁的隨訪體檢(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

2.1.4 無須關注的健康問題

    上述以外的所有人(在他們的受雇不受限制的條件下)。

   歐盟對接觸噪聲超過LEX,8h=80dB(A)作業工人的職業健康檢查程序與體檢結論:

2223433.png

2 職業醫學評估和建議(Occupational medical assessment and advice)

    只有在了解工作場所的情況和作業者個體的職業危害因素暴露情況時,才有可能進行職業醫學評估。為此目的,必須根據Article 9 Council directive 89/391/EEC中的定義進行風險評估;它必須具體說明采取了哪些技術(工程防護)、組織(管理控制)和個人保護(PPE)措施。

2.1 評估準則(出具體檢結果的原則)

2.1.1 長期關注的健康問題

    列出為工人體檢時所發現的職業禁忌證。

2.1.2 短期關注的健康問題

    列出為工人體檢時所發現的耳道或耳廓的急性炎癥等短暫的問題。這是由于耳道或耳廓的急性炎癥等短暫的問題會導致在短期內不能使用聽力保護器。

2.1.3 在某些條件下無需關注的健康問題(雖然有職業禁忌證,但在在某些條件下,無需關注這些職業禁忌證,仍然可從事接觸其所禁忌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

    列出體檢中心發現的下列情況:

  ?初次體檢與隨訪體(上崗前體檢、在崗期間體檢與離崗時體檢)

    ?列出存在“長期關注的健康問題”的職業禁忌證,當如果遵守某些條件,預期1kHz以上頻率聽力損失不會增加的情況。

    ?隨訪體檢在崗期間體檢與離崗時體檢)

    補充檢查噪音II噪音III已證明的下列人員:

    在至少一耳頻率為2kHz、3kHz和4kHz的骨傳導性聽力損失的總和超過了表2的閾值,或3年內至少一耳聽力損失增加了超過30dB。

    條件:

    ?縮短隨訪體檢的間隔時間(最好是12個月或24個月)

    ?提供和使用特別選擇的聽力保護器(見第2.2節)

    ?特別監督在工作場所聽力保護器的使用

    ?如有必要,應與公司達成一致,采取措施降低日常噪音暴露水平


2.1.4 無須關注的健康問題

    上述以外的所有人(在他們的受雇不受限制的條件下)。

    以上詳見《結晶型二氧化硅粉塵的職業健康檢查》《苯的職業健康檢查噪聲的職業健康檢查

    雖然目前我國沒有類似歐盟基于風險評估的職業健康檢查程序,但如果有充分的職業衛生學與職業醫學證據證明,職業禁忌者的作業不會因接觸其所禁忌的職業危害因素而導致健康損害,并且這種狀態一直持續時,執法者應慎重對待。應慎重對待的法律依據,在《噪聲真相:全聾無忌,忌者可留》的最后一段已經有詳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