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危廢的建設項目,環保驗收注意事項
一、資料
首先要跟建設單位核實項目實際建設內容、生產規模、生產工藝、產品方案、原輔材料、生產設備、選址是不是跟環評一致,有沒有重大變動; 若涉及重大變動應重新報批環評,而不是繼續做驗收,具體是否重大變動應對照; 核實項目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按照環評要求建設并投用,處理效率是否滿足要求,廢水、廢氣、噪聲是否達標排放,固廢處理措施是否按環評要求建設并處理; 危廢產生種類、數量是否跟環評一致,處理方式是否按環評要求處理。
二、現場調查
①對照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現場核實項目實際建設內容、生產規模、生產工藝、產品方案、原輔材料、生產設備、選址、人員數量是不是跟環評一致,廠區平面布置是否一致;有任何變動,應分析是否構成重大變動,如不涉及,也要記錄下來變動原因、變動情況。
②廢水、廢氣、固廢產生環節、產生量,具體污染物是否變化;污染防治措施是否一致,變化是什么,防治措施驗收及試運行情況分析是否達標排放(同時記錄需要監測的點位和污染物);固廢暫存設施大小、位置、儲存量、使用情況是否與環評一致。
③針對涉及危廢的項目就要對危廢更細化:首先對產生危廢的生產環節、產生量、產生種類是否與環評一致,環評有無疏漏;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設施)的能力是否滿足危廢產生量的貯存周轉要求。
危險廢物貯存間選址要求 危險廢物貯存間選址要求(來自《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2013年修訂)):
1、地質結構穩定,地震烈度不超過7度的區域內。
2、設施底部必須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3、應依據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確定危險廢物集中貯存設施的位置及其與周圍人群的距離,并經具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可作為規劃控制的依據。”
在對危險廢物集中貯存設施場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應重點考慮危險廢物集中貯存設施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泄漏、大氣污染物(含惡臭物質)的產生與擴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風險等因素,根據其所在地區的環境功能區類別,綜合評價其對周圍環境、居住人群的身體健康、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影響,確定危險廢物集中貯存設施與常住居民居住場所、農用地、地表水體以及其他敏感對象之間合理的位置關系。
4、應避免建在溶洞區或易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響的地區。
5、應在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倉庫、高壓輸電線路防護區域以外。
6、應位于居民中心區常年最大風頻的下風向。
危險廢物貯存間建設和檢查要點 其他堆放要求:不同種類危險廢物應有明顯的過道劃分(應設置搬運通道、人員運輸通道),墻上張貼對應的危廢名稱。 裝載液體、半固體危險廢物的容器內須留足夠空間,容器頂部與液體表面之間保留100毫米以上的空間,液態危廢需將盛裝容器放至防泄漏托盤(或圍堰)內并在容器粘貼危險廢物標簽。 固態危廢包裝需完好無破損并系掛危險廢物標簽,并按要求填寫。危廢庫內禁止存放除危險廢物及應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 5、危廢間應配備通訊設備、防爆照明設施和觀察窗口、安全防護服裝及工具,并設有應急防護設施(結合貯存的危廢性質設置洗眼器、滅火沙、滅火器、收集桶、吸收棉、沙土、防爆泵等)。